
白茶为福建特产,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其中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制作流程:
流程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流程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流程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流程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白茶储存归纳起来就八个字:通风、透气、防晒、防潮。白茶的保存,一定要注意存茶环境,不可将白茶置于高温、强光、有异味的环境之下,能够保证存茶环境可适当通风,干燥、常温、无异味。
白茶的加工工艺流程分为:初制工艺流程和精制工艺流程两步。
1、初制工艺流程分为三种,分别是:
自然萎凋加工工艺流程:鲜叶→自然萎凋→干燥→毛茶 。
加温萎凋加工工艺流程:鲜叶→加温萎凋→干燥→毛茶。
复式萎凋加工工艺流程:鲜叶→自然萎凋→加温萎凋→干燥→毛茶 。
2、精制工艺流程
毛茶→拣剔→拼配→匀堆→复烘→包装→成品茶 。
说到白茶,就不能绕开传统日晒萎凋工艺这个话题。按照现行国标定义:“自然萎凋:一种白茶萎凋方式 ,是采用日光或无日光萎凋交替进行萎凋。加温萎凋:一种白茶萎凋方式,是采用室内控温进行萎调 。复式装调:一种白茶萎凋方式,是自然萎调和加温萎调交替进行。”这三种萎凋方式都是国标认可的白茶萎凋方式,并未限定白茶必须采用日晒萎凋。
白茶的品质特征
白茶成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最主要的特点是白色银毫,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白茶的储存方式
第一种:白茶放罐子里储存
茶叶放在茶叶罐里保存,以防压碎,茶叶罐的选择,以锡罐为上,铁罐、纸罐次之,要求密封性要好。
第二种:木炭储藏法
取适量的木炭装入小布袋内,放入存放茶叶罐的底部,然后将包装好的茶叶分层排列在罐里,在密封坛口,木炭应每个月换一次。
第三种:冷藏储藏法
将茶叶用袋子或者茶叶罐密封好,将其放在冰箱内储藏,温度为5°。
第四种:暖水瓶储藏法
将白茶茶叶装进新买的暖水瓶中,密封好即可。
第五种:白茶要低温、避光贮藏
因为,在高温条件下,茶叶内含成分的化学变化加快,从而使品质陈化加速,光照使茶叶内含成分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使品质失去原有风格。
第六种:生石灰储藏法
将生石灰用布袋包装好,同时茶叶也密封包装好,茶叶要密封包装并远离有异味的物品,需要注意的是生石灰带每隔2个月换一次。
白茶的药效性能很好。具有解酒醒酒、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尤其针对烟酒过度、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起的身体不适、消化功能障碍等症,具有独特、灵妙的保健作用。
已上就是关于白茶的加工制作流程和白茶的储存方式知识点介绍,想了解更多白茶相关知识点,关注本站即可。
白茶的加工制作流程和储存方法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合理饮茶。
此文由 「good茶网」茶叶知识百科全书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茶道 » 白茶的加工制作流程和储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