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茶网」茶叶知识百科全书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茶器

流失日本的国宝茶具有哪些 流失日本的国宝茶具


1998年2月,作者前往日本大阪东洋陶瓷艺术博物馆进行为期一周的陶瓷展筹备工作。在此期间,他通过参观、考察和与日本同行的交流,了解了日本收藏国内陶瓷茶具的情况。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的国内陶瓷中,有2件被指定为国宝,11件被指定为重要“文化遗产”。1950年,日本制定了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成立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负责全面保护文化遗产。日本公共和私人博物馆收藏的许多国内文物被列为国宝、重要文化遗产和重要艺术品,其中包括大量的国内陶瓷茶具。

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的藏品主要来自旧安宅产业(工厂)的藏品。原安宅业协会会长安易是一位极具艺术天赋的收藏家。在他的指导下,安宅工业从战后50年代开始收集国内、朝鲜和东南亚的陶瓷,到1976年,已经收集了1000件左右。自1969年以来,陶器(随机推荐,花茶名称,请注意学习茶知识:www.lhecha.CoM)瓷器展览一直在举行,供公众参观和研究。通过不断的捐赠和收购,藏品不断丰富,目前已有2000多件藏品。目前,该博物馆是大阪的代表性文化设施,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东方陶瓷宝库之一。

这个博物馆收藏的国内陶瓷数量仅次于朝鲜陶瓷。不仅数量多、质量好,而且品种多、时间跨度长,从东汉的釉陶到明代的青花、彩瓷都有。其藏品几乎涵盖了国内陶瓷史上所有名窑的著名品种,从充满宫廷趣味的官窑瓷器到传统鉴赏界所忽略的民窑作品。

滴油天目茶碗,直径12.2厘米,建于南宋。碗内外壁釉面上,有均匀密集的点点闪耀着银灰色的光泽,浅棕色的碗沿釉面均匀工整,似乎是扣金工艺的装饰效果。碗外壁釉色不如底部,可见黑灰胎。这款油滴釉茶碗无论是造型还是油滴成型效果,都堪称宋代最为完美的油滴釉制品,因此被定为日本国宝。

油滴釉是黑釉中珍贵的结晶釉之一,烧制于宋代茶风盛行、斗茶之时,窑变产品质量最佳。它的着色剂主要是氧化铁,在烧制过程中积累,冷却后形成饱和状态,以赤铁矿和磁铁矿的形式析出晶体,形成有金属光泽的油点。油滴的形成对烧制温度和釉层厚度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如果烧制温度过快,氧化还原气氛控制不当,油滴形成效果不理想或不能成为油滴。如果釉层太薄,烧成时釉聚很少或没有,不会形成油滴或油滴太小。由此可见,烧制一件完美的油滴釉产品并不容易。

油滴在宋代也被称为“鹧鸪斑”,因为它们类似于鹧鸪胸部羽毛的条纹。油滴灯和兔子的米莉灯一样,是当时珍爱的饮茶器具。不仅国内的达官贵人喜欢用它来斗茶,喜爱茶道的酷日本人也对它青睐有加,而且是当时在浙江天目山佛寺求学的日本僧人带回来的。所以这种黑釉瓷器在日本被称为“天目”瓷,被日本藏家认为是世界茶道界地位最高的陶瓷产品。对日本的茶道和陶瓷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15世纪濑户窑生产的天目茶碗就是模仿它制作的。这种滴油天目茶碗是一种有序的传世品。它最早的主人是丰臣秀吉的养子关白·秀次,然后它流入日本京都的西本安寺,途经三井的家和和歌山的家。

木叶天目茶碗,直径14.7厘米,南宋吉州窑产品。碗为帽形,斜直壁,小底,满圆,是宋代流行的典型茶碗样式。碗内壁黑釉面上,糊着一片棕黄色的叶子,叶脉清晰可辨,栩栩如生,极富趣味。装饰工艺是将自然树叶腐蚀,粘贴在陶瓷器皿上,上釉,烘烤,在器皿壁上清晰地留下树叶的形状和脉络。这种装饰方法是宋代吉州窑的独特创造,常装饰在红茶杯内壁。有一片叶子,也有两三片叶子叠在一起,或残叶稀疏,或满地落叶。在黑釉的映衬下,犹如一片飘零在水面上的落叶,颇有文人雅士的趣味,使其在品茶的同时又有了诗情画意。这个茶碗也是有序收藏,由前田在加贺传下来,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产。


流失日本的国宝茶具有哪些 流失日本的国宝茶具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合理饮茶。

此文由 「good茶网」茶叶知识百科全书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茶器 » 流失日本的国宝茶具有哪些 流失日本的国宝茶具

()

相关推荐